覆瓦

        瓦片的學問說大不大,說小也不能小看他,因為這一部分就不再是木工的部分了,這裡就是泥水匠上場了,平瓦的鋪設在【柎ㄈㄨˇ】的上方,一片一片的銜接,平整貼在【柎ㄈㄨˇ】片上面,然後才又鋪設一層彎彎的覆瓦,這時候彎彎的覆瓦面是朝上的擺放,由下沿往上沿堆疊,堆疊的方式就是一片壓一片,在最上層的覆瓦就反過來彎面朝下的方式堆疊,也是從屋簷邊,由下沿往上沿堆疊,其中上面這樣的三層堆疊平整,再加上灰泥的固定和支撐﹝生石灰調製成泥;生石灰的重量較輕,結構鬆散,容易吸收、散發水氣﹞,這時候乾燥固定住的瓦片就可以承受颱風、大雪的侵襲。有著不透水、抗熱、保溫、調節濕氣、隔音多重功效。而且當瓦片有毀損破裂的時候,可以輕鬆的剔除瓦片旁的灰泥,直接抽出破裂的那一片屋瓦,替換更新。

 

      關於牆的講解我就想到了一個大笑話,所以我將孔廟論解,放在這邊一併寫出。

        今天這個時代紀念先人並不是一個壞事,但是紀念的是春秋時期的人物,也應當用當時的禮制來紀念他,說的好聽用古禮來祭祀,但是大殿之堂的種種許許多多卻是不倫不類,牆的高度、牆的顏色、門的大小、門釘的數量、柱子的顏色都不對,根本是無理至極;用無理的態度來紀念一位推崇周禮的人,實在有不倫不類的笑話,穿上當時的衣袍官帶,用當時的牲數祭祀,用天子的顏色來塗裝,用士的規格來砌牆,用神明的數字來裝飾門釘,用諸侯的丈量來當門寬,用神明的高度來做門高,用平民的規矩來做門板,雖然房子裡面的擺飾找不到相關規定為何?但是用這種態度來崇揚孔子,還說不越矩,幸虧孔子死了,不然還真的羞臉至極。

      既然說要遵從古禮來祭祀,那麼又為何不使用規矩來崇揚孔子的內在美之一?反觀現在都是以隨便簡單來帶過一切,在禮節方面都已經微乎其微,師生仇人相向、性侵、粗陋鄙言、利益至上、道德如鄙,哪來的儒家思想和教育?

      來到大門,根本沒大門,有頭有臉的人物居然沒大門,目前還找不到相關古籍寫應不應該有大門的問題,所以暫且不論;但是面牆寫著【萬仞宮牆】,那可是學生比喻老師的學問有如【萬仞宮牆之難以窺其美】,孔子老人家根本不會說自己多偉大,他就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不知道哪一個拍馬屁的拍到這裡來了,還是要陷老人家於不忠於君?牆還給他漆成紅色!要用石牆才對,用磚牆的時候也要漆成青色的才對,丟臉!禮記就寫了規格【天子丹、諸侯黝堊、大夫蒼、士墴】難道孔子崇揚的周禮是假的嗎?

《論語、子張》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者,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

      關於牆的由來也是有資料記載的,總共找到五種名稱【牆】、【垣】、【墉】、【壁】、【土尞】﹝請把左邊了兩個字合成一個字,字典沒有古書上卻有﹞

《周官考工記》匠人為溝洫牆厚三尺崇三之

《春秋左氏傳》有牆以蔽惡

《爾雅》牆謂之墉

《淮南子》舜作室築牆茨屋令人皆知去巖穴各有室家起始也。說文堵垣也,五板為一堵,周垣也;埒卑垣也、辟垣也,垣蔽曰,牆栽築牆長板也,幹築牆端木也。

      剛剛說到門釘,就連孔廟的門釘都沒有按照禮制當時的規定來表示身分,沒有按照孔子所說的合乎於禮、止乎於禮。門釘的數量和排列方法都有一定的制度,不是你想要釘多少個就多少個,而且這個門釘是因為當時的木工製作大門的時候,因為門的寬、高、厚度層數,來決定門釘的位置與數量,孔子本身不越矩的個性,本身是一個大夫的階級,然而門釘上卻給他皇室的宗廟門飾,公羊傳裡面就記載了【天子九、諸侯七、大夫五、士三】。

    這一篇主題【牆】,好像在打抱不平。

      牆的高度也是有他一定的規矩,只是牆的高度【度量單位】卻有著爭議,雖然甲骨文證據顯示,商朝就已經擁有十進位的計算方式,但是牆的計算卻是頗有爭議如下,因為大部分的計算方式都是十進位,農田的計算卻是跟九有關係,所以在這裡我們就不討論了。

度制 时代 单位换算 公制换算(厘米cm)

1 = 10, 1 = 10 1 = 15.8,1 = 1.58

周朝1 = 10=184.8, 1 = 8寸,1 = 18.48, 1 =2.31, 1 = 0.231

战国 1 = 10, 1 = 10, 1 = 10 1 = 231, 1 = 23.1, 1 =2.31, 1 = 0.231

1 = 10, 1 = 10, 1 = 10, 1 = 10 1 = 2310, 1 = 231, 1 = 23.1, 1 = 2.31, 1 = 0.231

1 = 10, 1 = 10, 1 = 10, 1 = 10 1 = 2310, 1 = 231, 1 = 23.1, 1 = 2.31, 1 = 0.231

三国 1 = 10, 1 = 10, 1 = 10 1 = 242, 1 = 24.2, 1 = 2.42, 1 = 0.242

西晋 1 = 10, 1 = 10, 1 = 10 1 = 242, 1 = 24.2, 1 = 2.42, 1 = 0.242

东晋及十六国 1 = 10, 1 = 10, 1 = 10 1 = 245, 1 = 24.5, 1 = 2.45, 1 = 0.245

南朝与北朝 1 = 10, 1 = 10, 1 = 10

南朝: 1 = 245, 1 = 24.5, 1 = 2.45, 1 = 0.245

北朝: 1 = 296, 1 = 29.6, 1 = 2.96, 1 = 0.296

1 = 10, 1 = 10, 1 = 10 1 = 296, 1 = 29.6, 1 = 2.96, 1 = 0.296

1 = 10, 1 = 10, 1 = 10

小尺: 1 = 300, 1 = 30, 1 = 3, 1 = 0.3

大尺: 1 = 360, 1 = 36, 1 = 3.6, 1 = 0.36

宋元 1 = 10, 1 = 10, 1 = 10 1 = 312, 1 = 31.2, 1 = 3.12, 1 = 0.312

1 = 10, 1 = 10, 1 = 10 ,裁衣尺: 1 = 34, 1 = 3.4 ,量地尺: 1 = 32.7, 1 = 3.27 ,营造尺: 1 = 32, 1 = 3.2

1 = 10, 1 = 10, 1 = 10 ,裁衣尺: 1 = 355, 1 = 35.5, 1 = 3.55 ,量地尺: 1 = 345, 1 = 34.5, 1 = 3.45

营造尺: 1 = 320, 1 = 32, 1 = 3.2

 

       所謂城過百雉,雉是一個度量單位,具體標準如何,說法不一。

       依杜注,造牆一丈見方為一堵,三堵為一雉,所以一雉之牆長三丈、高一丈。

       這個說法應該是從夯土版築技術而來的(《詩經·大雅·綿》說的就是周人先祖的版築過程),大略是用兩塊長方形的木板中間填土夯實,五版摞起來就是一堵。

       這是牆垣的一個基本面積單位,現在我們還說一堵牆,就是從這兒來的。這種版築夯土技術由來已久,考古發現最早的版築夯土城址是鄭州西山遺址,推測城內面積有兩萬五千平米,年代推測在仰紹文化晚期,距今大約五千年前,這個地方離莊公和叔段都不太遠。

       百雉之城到底是個什麼規模,說不太清,粗略推算一下,一雉在長度上是三丈,百雉就是三百丈,或三千尺。西周一尺是多長現在還不知道,可以參考的數位是:安陽小屯出土的商牙尺長度為15.7815.8釐米,骨尺16.95釐米,洛陽金村的戰國銅尺是23.09釐米。

       我們取後者為標準,百雉可以大約折合成七百米。假定城垣是正方形,那麼百雉之城的周長就將近兩千八百米,面積大約四十八萬平米。如果和現在大家熟悉的地方比較一下的話,百雉之城大約相當於三分之二個故宮。

       再看看國都的標準,依杜注,侯伯之城,方五裡,徑三百雉,按周制,一裡合一百八十丈。五裡就是九百丈,即三百雉。大都,不過參國之一,自然就是百雉的規模。鄭國國都應該就是侯伯之城,其規模的理論值就是周長8.4公里,面積是4.41平方公里。

 

《考工記》中說:王宮門阿之制五雉,宮隅之制七雉,城隅之制九雉。

《詩經》中還有描寫周人早期修築城牆和興建宮室的情況:其繩則直,宿版以載,……度之薨薨,築之登登,削屢馮馮,百堵皆興。當時築牆的方法是,先在牆基放線以定直度,再用繩子把有一定長度和寬度的木板捆束住,填上土,一板一板向上打,五板疊起來的高度叫一堵,五堵之長叫一雉。雉這個單位似乎早已不用了,可是這種築牆的方法卻一直為我國北方農村所沿用,作為一種民間慣用的單位也流傳了數千年。

        但是這種夯土技術卻將一些古蹟保存了下來,用一層層夯實的土,建造了樓群、城牆、古墓...

夯土而成的樓房,永定縣高頭鎮高北村樓群

       然而在古代露牆,就是我們所謂的﹝圍牆﹞,因為是露在外面看的到的,所以稱為【露牆】。城牆在古代直接稱為【城】,

宋朝《營造法式》築城之制每高四十尺則厚加高二十尺其上斜收減高之半若高增一尺則其下厚亦加一尺其上斜收亦減高之半或高減者亦如之。

翻譯:築城牆,如果高四十尺,厚就是二十尺,往上斜收十尺就是牆的頂面剩下十尺;如果高度每加高一尺,下面的底也就要加一尺,牆面一樣斜收到城牆上面,那就是寬加半尺。

 

宋朝《營造法式》築牆之制每牆厚三尺則高九尺其上斜收減比厚減半若高增三尺則厚加一尺減亦如之。凡露牆每牆高一丈則厚減高之半其上面收之廣比高五分之一若高增一尺其厚加三吋減亦如之。

翻譯:築牆,如果高九尺,厚就是三尺,往上斜收厚的一半,就是牆的頂面剩下一尺半;如果高度每加高三尺,下面的底也就要加一尺,牆面一樣斜收到牆頂,那就是寬加半尺。露牆則是高一丈,厚就是五尺,露牆頂就是二尺;如果高度每增加一尺,下面的露牆底寬就增加三吋,露牆頂就是增加一寸半。

 

宋朝《營造法式》凡﹝※※﹞牆高厚同上其上面收之廣比高四分之一若高增一尺其厚加兩吋五分﹝如在屋下只加兩吋﹞。

翻譯:﹝※※﹞高一丈,厚就是五尺,露牆頂就是二尺五吋;如果高度每增加一尺,下面的露牆底寬就增加二吋五分,露牆頂就是增加一寸五分﹝如在屋下只加兩吋﹞。

 

       這些所說的就是夯土牆的重量問題,希望透過內縮的方式將重量往內集中,比較不易崩塌,但是防止雨水的方面,則採用磚來包覆,施工方式就是一層磚在外面,然後夯上一層土,一層一層加上,避免磚和夯土中間有空隙,城牆方面則是外面包覆著三層磚,證據在長安城,由於超抽地下水,讓原本抵擋住內戰砲火攻擊的城牆開始下陷、龜裂,搶救修復人員發現城牆是三層磚,包覆著夯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白皮 的頭像
    白皮

    白皮的部落格

    白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